(通讯员:张雪芳)2025年5月11日上午,“高中语文教学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系列课程第四讲顺利举办。本次课程由我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李军亮老师主讲,题目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古诗教学”,300名来自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学习了本次课程,100多名中学语文教师通过直播旁听了本次课程。

课程伊始,李军亮老师播放了我校秦风诗社的吟诵作品《走近诗仙》,并指出古典诗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诗歌教学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载体。在宏观层面,李军亮老师结合诸多学者的前沿观点和教育部印发的文件,深入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科特性和学段要求。
接着李军亮老师以古典诗歌文化为切入点,指出古典诗歌具有三个层面的文化蕴涵。在诗歌语言层面,由于汉字的特质,汉语诗歌同时具备视觉、听觉和认知三方面的审美价值,教师在进行古典诗歌教学时要兼顾古典诗歌的诗形之美、音韵之妙和诗义之丰。在诗歌意象层面,李军亮老师举出菊花、夜雨、凭栏等意象来深入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强调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分析物象特征和诗人主观情意,更要关注诗歌语词所积淀的文化信息。在诗歌意蕴层面,风格和意蕴是两个核心要素,李军亮老师认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既要关照到作品内容和形式上的独特之处,也需要分析作品的时代精神和文化蕴涵。
最后李军亮老师结合刘勰、帕特里·莫兰等学者的观点,强调古典诗歌教学设计要依据诗歌阅读的心理过程,进行文化体验式学习。具体而言,教师要掌握“读、品、悟、析”四步法,在诵读、品味、体悟和赏析中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欣赏古典诗歌中的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