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永传承,延安精神代代新。为深入学习伟大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培育时代新人,11月15日至16日,新葡萄8883官网最新版游戏积极响应“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号召,组织师生共赴延安开展红色实践研习活动。师生们怀着崇敬之心奔赴革命圣地,通过一场沉浸式的精神洗礼,重温峥嵘岁月,汲取奋进力量。

列车微课启程思悟,青春实践交融共鸣
在这趟驶向延安的列车上,一节别开生面的“思政微课”悄然展开。2024级研究生宋佳茵、朱百桐两位同学铺开历史的卷轴,将延安精神从枣园的灯光中娓娓道来。2023级本科生支茵联系当前学生工作,阐述了坚定理想信念、汲取理论力量的重要性。“红烛苗圃”实践队的三位同学分享了自己在实践育人中的点滴感悟。2023级本科生双梦娜、莫笔砚两位同学讲述了她们在新疆奇台以皮影为桥、以笔墨育心的支教经历,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对“人民至上”的深刻理解与“教育报国”的使命担当。2023级本科生张嘉慧同学分享了她在云南金平担任戍边人员子女成长服务班班主任的动人故事。车轮铿锵,车厢化作讲台,将遥远的红色历史与鲜活的当代实践紧密相连,青春与信仰在此刻深情对话。
专题教学铸魂育人,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系统的专题教学以理论滋养强化信念认同。在延安大学校史馆,同学们通过观瞻红色文化浮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珍贵文件和教案等,深刻感悟了这所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与民族共命运的奋斗历程。
在庄严肃穆的延安革命纪念馆,一堂以“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为主题的思政课将书本上的历史化为可感可知的革命征程,深刻阐释了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从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到1948年毛泽东东渡黄河,每一个历史瞬间都深深震撼着同学们的心灵。
在“传承红色基因,诵读伟人名篇”活动中,同学们慷慨激昂、情绪饱满,齐声诵读经典篇目,不仅领略了伟人的卓越风范和高尚情怀,更体悟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实地探访溯源寻根,历史回响激荡心灵
怀着追忆与探寻的心情,同学们踏上了实地探访的征程。从凤凰山、枣园到王家坪、杨家岭,一间间窑洞、一件件文物、一张张照片都在无声地讲述着那段艰苦卓绝而又光辉灿烂的岁月。聆听着现场讲解,老一辈革命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引发了同学们的强烈共鸣。这一步一个脚印的探访,让“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初心之问有了最真切的答案。

红色舞台沉浸体验,艺术共鸣点燃激情
在1938剧院,师生们共同观看了大型红色主题演出——红秀《延安 延安》。随着舞台灯光渐亮,20世纪30年代的革命画卷徐徐展开。沉浸式的艺术体验让在场师生仿佛穿越时空,亲身经历了那段革命岁月,为先辈们的理想信念和牺牲精神深深感动。这场艺术党课点燃了文苑学子心中的激情,让延安精神从历史的符号变为血脉中奔涌的力量。
革命薪火照亮前路,青年壮志砥砺奋斗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研学活动让他们收获颇丰、感悟良多。2024级文艺学专业研究生苏湫涵同学表示,她要将这次研学的收获内化为动力,珍惜当下优越的学习条件,更认真地学习,更积极地生活。2025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马吴琼表示,此次研学活动让他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体会到了革命年代青年人的理想与热血,也对延安精神有了更真切、更深刻的理解。2023级汉语言文学(公费师范生)专业本科生贺婷表示,本次研习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应当脚踏实地,勇于担当,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本次延安研学活动是一堂行走的“大思政课”。它通过多维立体的红色育人范式,使同学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深刻体悟了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相信通过本次活动,文苑学子们能够将延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